搜索

您的关键词

学院新闻
      本网讯(通讯员 李广伟 王志勇)3月21日,河南农业大学第93期绍骙论坛在龙子湖校区第一实验楼南321报告厅举行。本期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焦远年研究员为农学院师生做题为“多倍化与植物适应性进化”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术副校长、农学院院长王道文主持,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本次报告中,焦远年研究员介绍了团队在植物多倍化与适应性进化的最新进展,研究结果精准鉴定和命名了ζ、ε和τ等22个与陆地植物大类群起源和多样化有关的多倍化事件,揭示了多倍化促进植物适应性进化和多倍体优势的作用机制。此外关于小麦族的研究中,重构了小麦族及小麦谱系的祖先基因组,深入探讨了小麦族基因组结构变异的演化历程,澄清了之前关于染色体重排的部分争议。报告还介绍了他们团队挖掘到了马兜铃基因组未发生过基因组古多倍化事件,与无油樟等经典参考基因组一样,可以作为演化生物学分析中的模式因组使用。报告的最后焦研究员详细介绍了CRAQ软件在鉴定基因组组装质量和辅助基因组组装中的重要作用。
       报告结束后,焦远年研究员与参会师生开展了讨论与交流,并耐心地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本期论坛主持人王道文研究员也高度评价了这次报告会,他指出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演化和事物的本质,要能够解释过去,理解过去,创造未来。本次学术报告将植物多倍化与适应性进化和小麦生产应用相结合,内容丰富,有助于开拓同学们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勉励师生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做科研。
编辑/赵倩男  签审/陈锋
人物链接: 
      焦远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Genome Biology、JIPB等期刊编委。长期致力于多倍化和植物基因组进化方向的研究,在全基因组加倍事件的精准鉴定、基因组进化与新性状起源、植物适应性进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Plant Cel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多篇获亮点评述、 F1000推荐及高被引,并参与发表其它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