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婷婷 图片 孙慧敏)12月10日,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议暨2024年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龙子湖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李成伟,校长周卫,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何松林,副校长、首席信息官(CIO)郭战伟出席会议。学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处级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周卫主持。
何松林宣读了《河南农业大学关于表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农学院获“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徐佳亮荣获“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李成伟、周卫、何松林、郭战伟为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

校领导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代表颁奖

校领导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颁奖
为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李成伟和各单位代表签订了网络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规范了网络安全的操作行为和管理秩序,压实了各单位的网络安全责任,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
郭战伟作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报告。他指出,学校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与挑战等待解决。各单位要转变工作理念,提升工作标准,强化信息化服务师生的能力,以一流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引领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变革。一是要深化纲要落实,科学谋划转型。科学谋划本单位数字化转型工作,全面梳理本单位信息资产台账,制定本单位数字化转型计划。二是要加强数据建设,重塑业务流程。秉持“信息系统+业务服务+数据应用”理念,聚焦数据生产要素建设,打造数据全生命周期闭环。三是要丰富信息资源供给,推动服务现代化。强化“信息资源池”建设,通过统筹和建设,提升学校的信息化资源供给能力。四是要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完善师生参与数字转型的机制,打造学校高水平可持续的信息化人才梯队,培育具有数字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添砖加瓦。五是要筑牢网络安全底线,守护数字转型成果。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网络安全宣传与教育、网络环境整治,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
李成伟在总结讲话中从精准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内涵与发展方向。他指出,召开此次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议,就是要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和教育部、河南省的明确要求。他表示,在学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构建现代化教育生态。二是要深度理解技术赋能特点,重塑高校智慧生态。三是要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李成伟强调,下一步,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深刻领悟数字化转型对于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筑牢数字化转型政治根基。健全学校信息化与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职能架构,完善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设计,确保各项工作在党的旗帜引领下有序推进。二是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激发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持续营造宽松创新环境,鼓励师生在数字化教学、科研与管理中大胆探索实践,将师生需求作为数字化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把握数字化转型正确方向。以问题为导向,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在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学校规章制度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多维度发力。四是要坚持系统观念,提升数字化转型整体效能。全方位统筹、系统性推进,妥善处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关系。五是要坚持数据驱动,培育数字化转型核心动能。持续优化学校数据体系,加强数据采集标准化、存储规范化、分析智能化建设,使数据成为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与持续动力源泉。六是要坚持共享共建,汇聚数字化转型强大合力。打破信息资源部门壁垒,整合校内分散数字化资源,搭建统一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资源高效流通与充分共享。七是要坚持示范带动,强化领导干部数字化转型意识。领导干部应深刻领会数字化转型对学校党建引领、人才培育、科研创新、管理效能提升等全方位变革的深远意义,积极运用数字技术优化决策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创新服务模式,以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彰显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引领学校在数字化浪潮中稳健前行。八是要坚持筑牢底线,护航数字化转型发展。各单位要围绕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核心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体系,从网络访问权限严格管控、数据加密存储传输、安全漏洞定期检测修复,到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教育、应急处置预案优化演练等环节,逐一细化工作纪律与操作规范,构建严密制度防线,提升全体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