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彭廷 齐德强)近日,我院水稻生物学科技创新团队的彭廷教授、张静教授与贵州大学赵全志教授团队合作,在粮饲型再生稻环境和经济效益评价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Dual purpose ratooned rice improves agri-food production with reduced environmental cost”为题发表在环境科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
全国再生稻适宜种植面积约有8500万亩,但大部分处于次适宜种植区。针对再生稻次适宜种植一季中稻存在严重的温光资源浪费,种植传统再生稻头季稻米品质差、再生季稻米产量低且不稳定以及南方稻区草食性动物畜牧业发展所需饲草严重不足等问题,团队前期创新提出了以“再生稻头季未成熟水稻收获青贮饲草、再生季收获稻米”的粮饲型再生稻生产模式。2023年12月,彭廷教授主持申报的“粮饲型再生稻绿色高效种植制度创建与评价”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的资助。
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估的方法,探讨了粮饲型再生稻和传统再生稻在再生稻适宜和次适宜种植区的综合效益,明确了粮饲型再生稻提高了能值输出(37%)和能值利用率(37%),同时降低全球增温潜势(-17%)和富营养化潜势(-13%),且环境效益的提升主要得益于甲烷(-14.89%)、铵态氮(-33%)和硝态氮(-25%)等活性氮排放的降低。同时,粮饲型再生稻在河南信阳和安徽池州再生稻次适宜种植区展现出更高的作物增产潜力,产量增幅达91%-152%,且安徽池州经济效益增加更为显著。该研究为再生稻次适宜种植区再生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4年2月,该团队在作物栽培学权威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粮饲型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相关研究,明确了抽穗至乳熟期刈割显著提高了再生稻的产量,尤其是抽穗期刈割可以使产量提高2.2倍,且早期刈割有利于增加稻桩干重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增加再生季水稻的温光资源配置。同时,最佳刈割时期与适宜氮肥处理相结合,有助于提升水稻的再生能力、改善再生季水稻的群体结构,进而增加再生稻的产量。
河南农业大学水稻生物学科技创新团队博士研究生齐德强为论文第一作者,河南农业大学彭廷教授、张静教授和贵州大学赵全志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的资助。此外,团队研发的《粮饲型再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再次入选河南省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