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国际交流

    (通讯员 郭广昊 宋林通) 2025年9月25日至9月29日,由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及C1MMYT-中国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C1MMYT-中国小麦玉米科学创新国际论坛(第15期)-《高级论文写作课程》系列讲座”在我院成功举行。本期论坛特邀南京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丁辛顺博士,通过与我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高级论文写作课程系列讲座”,吸引了广大青年教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踊跃参与,累计参与人数超过500人次,现场互动频繁,学术氛围热烈。
    丁辛顺教授1992年于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曾长期任职于美国The Samuel Roberts Noble Foundation,在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背景和丰富的国际发表经验。自2014年起,他开始在国内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开设“Advanced Manuscript Writing Workshop(AMWW)”课程,系统指导青年科研人员如何规范、高效地撰写植物科学类英文学术论文,并为国内学生修改、润色英文论文超过300篇。
    系列讲座在首日晚间便吸引了近百名听众,会场座无虚席。首场讲座结束后,一位来自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分享道:“我在北京基因组所学习期间,就听闻丁教授的AMWW课程在兄弟院校中广受好评,没想到今天能在河南农业大学亲身参与这场讲座,丁老师讲解得非常系统,让我受益匪浅!” 这番感言也印证了AMWW课程在青年科研群体中的深厚影响力与口碑。
    本次系列讲座共分为五场,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听众设计了针对性的内容与互动形式。首场讲座于9月25日晚举行,以“讲座+问答”形式面向教师和博士研究生,丁教授从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讲解。随后的三场讲座分别于9月27日、28日上午及下午举行,分别面向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内容涵盖英语句式优化、摘要撰写、他人论文评析等实战环节,学员们积极参与课堂练习与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最后一场讲座于9月29日上午以开放式问答形式进行,吸引了很多研究生前来交流。丁教授耐心解答了大家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就如何提升学术表达能力、应对国际期刊审稿意见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AMWW课程自推出以来,已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举办,深受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好评。本次丁教授应王道文研究员邀请在河南农业大学开展的系列讲座延续了其一贯的高质量、强互动、重实战的特点,成为推动学校学术写作能力建设的重要平台。
    该系列讲座由王道文研究员、张建萍教授主持。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穆君怡、王娅茹、钱青秀老师,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中心主任苟明月、张坤普教授等多位老师为此次讲座的顺利举办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此次讲座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促进了校内不同学科背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校科研创新与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