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农学院 陈洪宇)8月12日下午15点,河南农业大学CIMMYT-中国小麦玉米科学创新国际论坛(第十四期)在第一实验楼南321报告厅举行。本期论坛邀请了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植物生殖生物学与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Claudia Köhler院士为农学院师生做学术报告。报告由河南农业大学CIMMYT - 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作物生物技术系主任王桂凤教授主持,农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Claudia Köhler院士以“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seed development and plant speciation”为题,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在植物种子发育以及胚后生殖障碍领域取得一些系列重要研究成果,重点阐述表观遗传因子,组蛋白、DNA甲基化修饰、siRNA及印记基因对种子形成和三倍体障碍的影响。报告结束后Claudia Köhler院士与学院师生展开热烈讨论,并积极鼓励我校学生到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开展学习交流及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人物链接:
Claudia Köhler,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植物生殖生物学与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1999年在德国弗莱堡阿尔伯特-路德维希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苏黎世大学历任博士后及课题组组长,2005-2010年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助理教授,2010-2021年在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担任教授,2021年至今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植物生殖生物学与表观遗传中心担任主任;入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会会士;兼任The Plant Cell资深编辑,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主编,Genes and Development,Genome Biology,Molecular Plant编委。Claudia Köhler主要研究植物如何形成种子以及影响这一发育过程的因素,特别关注表观遗传学即遗传物质(基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同时开发了一系列方法,能够更精确地描述植物物种形成的机制,从而为植物育种开辟新的途径。在Nature Genetics、Developmental Cell、Nature Plants、Gene and Development、Elife和Plant Cell等杂志发表系列学术论文。
编辑/钱青秀 签审/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