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科研团队
       本团队长期从事玉米种子发育性状、产量性状和抗病性状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研究,在玉米蛋白品质遗传机理、玉米产量决定的遗传机理、玉米抗病防御反应遗传机理,以及分子辅助玉米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
       团队带头人汤继华教授,现有团队成员3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含校聘)14人,讲师/助理研究员9人。近5年以来,团队发表相关SCI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在Science,Trends in Plant Science、Nature Plants、Developmental Cell、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New Phytologist、Plant Journal和Plant Physiology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8篇;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基金委-河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转基因专项)课题1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已授权5项;选育出20余个国审或省审玉米新品种。
        近年来,团队主持选育的MY73、豫单888、豫单883、豫单159等玉米新品种将黄淮海玉米种植密度提高了500-1000株/亩,为玉米的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玉米新品种MY73具有耐密、抗倒、品质优、出籽率高、抗病等特点,2023年推广1500多万亩,预期将成为全国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此外,主持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豫单898及亲本自交系L719具有优异的南方锈病抗性,为黄淮海夏玉米品种抗锈能力的提高提供优良的种质来源。已毕业博士生闫鹏帅为第一作者、汤继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目为“Biofortification of iron content by regulating a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maize”的研究性论文一篇,该研究鉴定到调控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ZmNAC78,首次解析了该基因和金属转运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分子开关控制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利用该基因使玉米籽粒中的铁含量显著提高到每公斤70.5 mg,比现有生产用玉米籽粒含铁量超出2倍以上。同时,利用开发的分子标记,培育出籽粒富铁的玉米新品系。该研究为解决“隐性饥饿”—铁等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提供了新基因,为培育高产与营养协同的作物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团队成员在C型细胞质不育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 Genome等期刊上,团队在该方向上的研究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